氫能來源豐富、應用廣泛,具有綠色低碳特點,是業界公認能源轉型發展的重要載體之一,對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具有積極支撐作用。此次印發的《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(2021-2035年)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,從國家層麵為氫能產業打造頂層設計,明確氫能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,提出構建創新體係、基礎設施建設、多元化示範應用、完善保障體係等重點任務,為加快推動能源革命、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注入了新動能。
一、氫能產業發展頂層設計出台正當其時
在氫能產業萌動之際,《規劃》的出台符合業界期盼,為氫能科技創新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,將進一步彰顯氫能作為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重要載體、搶占未來科技發展製高點重要抓手、推動工業低碳轉型關鍵介質,對支撐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意義。
二、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氫能將在能源領域釋放潛能
《規劃》提出了係統構建支撐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創新體係、統籌推進氫能基礎設施建設、穩步推進氫能多元化示範應用、加快完善氫能發展政策和製度保障體係等四項重點任務。在《規劃》有序引導下,氫能正逐步成為儲能、交通用能轉型、工業化石能源替代等重點領域創新應用的有力抓手,將進一步拓展我國氫能發展的空間。
三、下一步要以《規劃》為指引,科學推動氫能全產業鏈健康有序發展
一是加快構建低碳氫能供應體係。建議從全生命周期視角評估氫能產業發展的經濟與環境效益。近期因地製宜利用工業副產氫,在不額外新增碳排放的前提下,作為培育氫能產業的啟動資源,就近供應交通、工業、建築等領域應用。中遠期加快發展規模化風電、光伏、水電等多種低碳能源製氫,提升製氫關鍵技術能力和裝備製造水平,逐步完善分布式製氫管理體製機製,探索靈活的價格機製,將清潔低碳氫能打造成氫源的主要構成,從源頭上保障氫能綠色低碳屬性。
二是持續提升氫能儲運設施效率。我國西部地區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,意味著可再生能源製氫資源也多分布於該區域,但氫能應用市場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,長距離輸運成本成為影響可再生能源製氫經濟性的問題之一。研究製定安全經濟的氫能儲運管理規定,加速研發低溫液氫、固態儲氫、化學儲氫等新型長距離儲運技術和商業化應用,開展管道輸氫示範,逐步提升可再生能源製氫規模化發展能力。
三是加快釋放氫能多元應用潛力。充分利用已有技術基礎,發揮氫能高品質熱源、高效還原劑、低碳化工原料等多重屬性,推動氫能在交通、冶金、化工等領域替代化石能源使用,降低二氧化碳排放。同時,加快新型儲能、分布式熱電聯供等核心技術自主研發,積極發揮氫能跨能源網絡協同優化作用,穩步有序推進氫能示範應用,促進能源電力領域深度脫碳,實現全麵綠色低碳發展。